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陈乃彰 通讯员 杨婵婵
社区,是城市肌理中最鲜活的细胞,是民生冷暖的直接感知者,更是社会治理向基层延伸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大桥社区始终以网格为“神经末梢”,通过“听民意”摸清诉求、“解民忧”办好实事、“聚民心”凝聚合力,在细微处打磨治理精度,不断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、新方法。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在塔山东路57BC院的网格巡查日志上,居民关于院内树木的反映格外密集:“夏天屋里跟捂了棉被似的,大中午都得开台灯”“窗户被树枝挡得严严实实,通风全靠开门”“最担心刮风下雨,高枝晃得厉害,离电线就差一点点”……原来,院内两棵老树枝干逐年疯长,浓密的枝叶像一把巨伞,把居民楼的窗户遮得密不透风;更让人揪心的是,顶部枝干已蹿到楼顶,与空中纵横的电线“擦肩而过”,遇到雷雨天气更是隐患重重。
居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指令。社区第一时间牵头,联动街道城建部门、电力公司和物业三方现场勘察,敲定“截顶修枝、去密留疏”的修剪方案。施工当天,专业修剪人员带着高空作业车进驻小院,先小心翼翼避开电线区域,再逐层修剪过密枝叶,网格员则在现场维护秩序。当最后一截碍事的枝干被安全锯下,阳光顺着枝叶的缝隙洒进居民客厅,居民纷纷抬头张望,“这下敞亮多了!”“终于能开窗透气了!”一句句朴实的夸赞,成了对这场“枝叶革命”最暖心的回应。
“这栏杆再不修,早晚得出事!”塔山东路56号楼的居民路过南侧台阶时,都忍不住念叨几句。这排陪伴居民十几年的护栏,如今早已锈迹斑斑,不少栏杆连接处松动变形,有的甚至能轻轻一推就晃悠,底部的水泥基座也出现了裂缝。
网格员把居民的担忧记在心上,联系辖区商户寻求支持。社区“桥手焕新”志愿服务队将筹措到的一组尺寸相差不大的栏杆拆开,按整体长度再重新调整竖杆排列,逐一拼接加固,最后钻孔嵌入地面。当锃亮的新栏杆稳稳立在台阶旁,居民李阿姨特意牵着小孙子来“验收”,小家伙伸手摸了摸光滑的栏杆,仰着头说:“奶奶,这个不晃啦!”
从枝叶间的阳光到台阶上的安稳,大桥社区的“小网格”里,藏着民生大文章。用脚步丈量民情温度,以行动回应民之所需,聚焦基础设施老化、脏乱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一件件小事聚在一起,便成了社区治理中最鲜活、最动人的篇章,见证着“小网格”如何织密民生保障的大网,让每个角落都透着烟火气里的安稳与温暖。
优配网-优配网官网-理财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